365体育比分

图片
首页/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应急管理 / 应急措施 / 正文

全市自然资源系统加大汛期地质灾害风险排查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记者 史王萍 通讯员 南涛)为有效防范汛期各类地质灾害风险,进入汛期以来,全市自然资源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65体育比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中省市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发现隐患、监测隐患、发出预警、果断撤离”闭环管理,坚持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与防汛抗旱和安全生产工作同安排、同落实,全面深入排查全市地质灾害隐患,做到排查、整治不留死角,保障人民群众住房和生命财产安全。目前,我市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风险管控和能力建设五大工程防灾减灾效益凸显,有效应对了近期连续降雨极端天气。
  渭南地处关中平原东部,地貌类型多样、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灾害隐患类型多、分布广,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类型均有呈现。截至目前,全市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在册隐患点480处,共威胁3万余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上下联动,层层压实责任。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抗旱责任制。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市财政局、市气象局、市应急管理局召开全市2022年度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进一步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全面深入排查全市地质灾害安全隐患,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辐射到点,全面覆盖。各县、乡、村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岗位职责、提出目标要求,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共同责任制,市县两级政府立足实际,汛前发布了2022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细化各项措施,进一步明确各级各部门地质灾害防治责任。
  巡查排查,精准防范预警。切实落实好地质灾害“汛前排查、汛期巡查、汛后核查”的“三查”制度。汛期来临之前,由市自然资源部门牵头,联合地质灾害“平战结合”技术支撑地勘单位,会同乡镇(街道)、村组及监测人员在辖区开展全覆盖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逐一明确防灾责任人、监测责任人,对所有在册隐患点发放防灾预案表、防灾工作明白卡、避险明白卡,喊醒叫明“三个主动避让”“三个紧急撤离”刚性要求(即主动避让、早期避让、预防性避让和暴雨时危险隐患点的撤离、异常危险时隐患点的撤离、判断不准确时隐患点的撤离)。充分发挥基层网格员的作用,打通灾害预警“最后一百米”。市自然资源部门与131、194、139、地质六队等地勘单位签订技术人员驻守服务协议,各县均派驻3至4名技术人员和车辆驻守,各级充分发挥“平战结合”优势,在地质灾害日常巡查、隐患排查中一旦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第一时间启动调查和监测,确保地质灾害防范科学有序。上半年全市开展地质灾害巡查排查1753次。同时,“平战结合”技术支撑地勘单位为我市地质灾害综合遥感识别隐患核查提供服务。
  信息共享,建立建全会商机制。积极联合气象部门,建立健全会商机制,及时研判雨情发展趋势,第一时间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确保暴雨来临各项防灾减灾工作高效、有序开展。在全省范围内,我市率先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通过手机短信精准推送一线监测人、责任人和地灾防治工作相关人员。坚持“有事报事,无事报平安”的零报日报制度及险情灾情速报制度,严格执行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工作制度。各县(市、区)通过微信工作群向所辖政府、部门、乡镇、村组传播预警信息,形成了全域覆盖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
  强化宣传,提升群防群治能力。按照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意识进一步提高,知识进一步增长,文化进一步提高,能力进一步增强,体系进一步完善”的要求,全市自然资源系统利用“4·22”世界地球日、“5·12”全国防灾减灾日等活动,采取组织咨询服务队伍上街提供咨询服务,到乡村农户家中发放科普资料,设立警示标志牌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目前全市已开展地质灾害宣传培训活动205场次,发放各类资料10000余份。
  开展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扎实开展针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应急演练,减少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几率。在开展应急演练的同时邀请相关专家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通过宣传培训,使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明白了防灾避灾及临灾处置方法,有力地提高干部群众防灾避险和应急反应的能力。市自然资源、应急、交通、水务等有关部门联合开展自然灾害应急演练活动。演练涵盖了决策部署、指挥调度、转移避险、救援救助、险情处置等各个环节,各级各部门根据汛情变化和突发情况,及时会商、上下联动,将预案从纸上搬到了现场,贴近了实战,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截至目前,全市已开展地质灾害演练73场次、19300余人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