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颜伟文/图
编者按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节日。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叫中秋。中秋节还有许多别称:因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又因为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亮进行的,又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365体育比分:中秋节的传说有很多,温故而知新,可以就着月饼下酒。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我国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衰。中秋节以月之圆映照人之团圆,寄托思乡思亲之情,祈盼庄稼丰收、生活幸福。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虽说正史记载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但从神话传说中考证,打从三皇五帝的远古时期中秋节就诞生了。也许有人要疑惑了:中秋节的历史有这么悠久吗?远古时期的人可能还在茹毛饮血,会做月饼吗?不急不急,只要说出一个人名,那这个传说的认可度就相当的高了,比正史还要深入人心。
远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说这开头,估计大家都知道下文了。一位名叫后羿的英雄,射下九个太阳,只剩下一个太阳分出昼夜。王母娘娘表彰后羿,给了他一颗长生不老药,吃了就能升天。后羿舍不得妻子嫦娥,并未服用。后羿的徒弟逄蒙趁后羿外出,威逼嫦娥交出仙丹。嫦娥在危急关头吞下仙丹,羽化飞升,飘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后羿回家后得知经过悲痛万分,仰望明月呼唤嫦娥。百姓闻知嫦娥被逼逃上月宫,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放上嫦娥平时爱吃的点心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一说到月亮首先想到的不是月饼而是嫦娥,说明咱们的童年启蒙都很成功。
嫦娥在月亮上居住的宫殿叫广寒宫,听这名字就透出一股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幸亏嫦娥惶恐中抱起了身边的宠物小兔子,这只家兔便随她一起上了月亮成了玉兔。嫦娥已经成仙,不老不死,玉兔没有仙丹护体,但它想到了一个办法,广寒宫里到处都是玉露仙草,干脆自己研发得了。于是,玉兔拿着捣药杵,终日在药臼中捣制仙丹。听说这个神话故事传到日本后,变成了玉兔在捣年糕。由此可见注重养生和只注重吃的两种不同心态。
也许是觉得嫦娥太寂寞了,可叹后羿最终被徒弟逄蒙害死,二人再无相伴的可能,传说故事便又悲天悯人地给嫦娥找了个邻居。月亮上还有一个人叫吴刚,他没上天宫之前,是个忠厚、孝顺的小伙子。他生逢汉朝时期,村子里爆发了瘟疫。他母亲病得卧床不起,他每天上山采药为母亲续命。一天,观音菩萨从天上路过,看见他在峭壁上采药,被他的孝心感动,于是晚上托梦给他,说月宫中有一种叫木樨的树,就是老百姓口中的桂花树,用花泡水喝,可以治瘟疫。凡人怎么上天去呢?观音菩萨指了条明路:八月十五当晚,桂榜山顶会有天梯通往月宫。吴刚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八月十五赶上了天梯。吴刚顺着香气四处寻找,终于看到一树金灿灿的桂花,要救母亲,救乡亲,摘一点根本不够,于是他摇动桂花树,想让桂花掉到人间去。香气四散,溢满天宫,惊动了玉帝。玉帝掐指一算知道缘由后勃然大怒,派天兵天将把吴刚抓来。玉帝想了一个主意,既不得罪观音菩萨,又可惩罚吴刚。玉帝下令:“只要你能把桂花树砍倒,树上的桂花就全部赏赐给你。”吴刚挥斧就砍,一下子就把树身砍断了一半。只高兴了一瞬,树身又长好了。吴刚只得长年累月地砍,期望有一天玉帝能被他的孝心感动,赐他桂花好下凡去。吴刚的母亲早就等不及儿子回来了,只留下他一人在月亮上思念母亲,固执地砍树也许只是为了排遣这份思念。
李白写道:“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这棵五百多丈高的桂树,如果真能砍下来给贫寒的人取暖,能安慰多少孤苦的灵魂呢?他跟吴刚一样,有心无力。李商隐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他认为嫦娥是偷吃了仙丹抛弃了后羿,可广寒宫太冷太苦,她肯定悔不当初。李商隐的诗都有很深的隐喻,这首诗里薄情的嫦娥不知影射了谁。还有一个传说版本说的是嫦娥偷了仙丹受到上天惩罚结果变成了蟾蜍,这正是“蟾宫折桂”的由来。光看字面意思,蟾宫就是蟾蜍住的宫殿嘛。笔者从小都不愿意相信嫦娥是这样背信弃义的人,如果真是她背叛了后羿,那她就不配被称作仙子,也不配受人月饼供奉和千古传诵。所以,咱们还是愉快地相信被逼无奈的版本吧!保留一点真善美的本心,看待世间万物也会美好许多。
时间流转到了唐代。白居易作《长恨歌》说道:“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柳宗元作《龙城录·明皇梦游广寒宫》记:“开元六年,上皇与申天师、道士鸿都客,八月望日夜,因天师作术,三人同在云上游月中。”虽然都是传说,但是有名家记录在册,倒越发像是有鼻子有眼的真事了。故事说的是唐玄宗中秋赏月,申天师和道士鸿都客在旁作陪。酒热耳酣之际,唐玄宗起了游月宫的念想。天师申元之笑道:“这有何难!”于是念咒作法,招来祥云。三人一起腾云驾雾漫游月宫。走到宫门外时被守门天兵拦阻,不得进入。唐玄宗只能在宫墙外俯瞰长安城,忽闻仙乐飘飘,唐玄宗精通音律,很快默记心中。一曲终了,天师说该回去了,三人从云端缓缓走下。唐玄宗恍若从梦中醒来,感慨:“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他赶紧回忆仙乐的旋律,谱曲编舞,创作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霓裳羽衣曲。这一曲唱尽了大唐盛世的绮丽多姿。也许是乐极生悲、物极必反,唐朝国运由盛转衰,惊为天人的霓裳羽衣曲最终失传。万幸的是月饼没有失传,经过历朝历代不断发扬光大,这也许就是民以食为天的力量吧!当精神食粮难以为继时,可以吃的真食粮就肩负起承载历史的重担。
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是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月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早在殷、周时期,民间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太师饼”,它是月饼的始祖。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此后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叫作胡饼。唐代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民间有许多以做糕点为生的师傅。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高祖李渊大宴群臣,他拿着胡饼说:“应将胡饼邀蟾蜍。”邀蟾蜍干嘛呢?就算指代的是月亮也太煞风景,邀嫦娥多好。再后来,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玄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明月脱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字才传扬开来。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苏东坡有诗证:“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想来真是好吃。
到了元代,中原百姓不堪忍受元朝统治者的残酷压迫,纷纷起义。其中,声势最大的朱元璋正在联合各路人马准备举事,可朝廷官兵搜查十分严密,传递消息非常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条妙计,命令属下把写着“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月饼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到了八月十五的夜晚,各路义军一齐响应,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消息传来,朱元璋喜不自胜,传下口令,将居功至伟的月饼作为喜庆糕点赏赐群臣。明代时期,中秋吃月饼才逐渐在民间成为传统。时至清代,月饼的制作工艺有了较大提高,品种也不断增加。清宫月饼之大,令人难以想象。据说溥仪赏给内务府大臣绍英的一个月饼,大到“径约二尺许,重约二十斤”,皇恩浩荡,从这么大的规格上就能体现出来。现如今,月饼虽还是掌心大小精巧状,装月饼的盒子却里三层外三层过度包装,人人都知道这是浪费,但为了体现月饼的矜贵和对受礼者的重视,都还在助长着华而不实的风气。
说回正题,一年才吃一次的月饼可不能埋头苦吃,一定要配合赏月的兴致才能称得上风雅。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了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都要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杜甫作《八月十五夜月》:“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他用团圆的明月反衬自己漂泊异乡的愁思,乡愁更愁;苏轼中秋欢饮达旦,挥笔写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月之圆缺映照人间离合,可叹阴晴不定,世事无常,唯有活在当下,才不愧对人生。
无论如何,只要在中秋之夜,一家人能够在一起,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最好再能咬一口月饼,喝上一杯桂花蜜酒,将是一年中最幸福甜蜜的时刻。